刚性兑付

必须打破刚性兑付怪圈

摩根大通朱海斌:刚性兑付已成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毒瘤,应尽早打破这一怪圈。政府应致力于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违约机制,尽量避免个别违约演化成为系统性信贷危机。

2014年注定是中国金融市场不平静的一年。中诚信托旗下“诚至金开1号”信托计划30亿兑付风波总算有惊无险,让投资者过了个平安年。随后吉林信托“松花江77号”信托计划又出现逾期未兑,北京“两会”后浙江房企资金链断裂传闻,再一次将信托产品违约风险的问题推至风口浪尖。

无论是市场参与者还是政策制定者,对于信贷违约都存在非常纠结的心理。一方面,他们希望尽早打破刚性兑付的怪圈,建立真正市场化意义上的风险定价机制。另一方面,一旦第一起信贷违约事件发生,他们又担心这是否会导致市场信心的扭转,大量资金流出信托和理财市场而造成流动性危机,进而演化为中国版的“雷曼危机”。

刚性兑付现象是中国近几年非银行融资体系(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影子银行)蓬勃发展过程中的非正常的中国特色。非银行融资发展的一个大背景是金融改革致力于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体系,打破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同时为利率自由化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但是,刚性兑付导致了市场的扭曲发展。投资者一方面在信托和理财产品上获得了远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而另一方面并未承担与之相对应的投资风险。即使在个别产品已经出现事实违约的情况下,银行、信托公司的托底担保,地方政府的介入以及神秘第三方的出现,使得投资者至今没有出现本金的损失。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道德风险。尽管监管者屡屡发出风险警示,信托和理财产品在2013年仍然持续大幅增长。

您已阅读26%(579字),剩余74%(167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