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观察

对凋零者的纪念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改革开放时为经济炸开缺口的人们已老去。也许可以在某个角落为马胜利、吴仁宝们塑一个像,不需太高太大,只以真人的规格,凝固一段历史。

节后复工写第一篇专栏,正在为选题犯难,一条新闻跳进眼帘:2月6日,马胜利因病去世,享年76岁。

这是一个已经有点久远的名字,就如同一段已经有点久远的历史。先让我完成简单的叙述:1984年3月,国营石家庄造纸厂因连年亏损难以为继,业务科长马胜利贴出大字报,主动要求承包经营,仅一个月就实现盈利。第二年7月,新华社向全国媒体播发长篇通讯《时刻想着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好厂长马胜利》,他成为当时全国知名度最高的企业家。由于马胜利等人的试验,促使当时的中央政府下决心将发端于农村的承包制引入城市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是为“包字进城、一包就灵”,在其后的十年里,承包制一直是国企改革的主要模式。马胜利因此入选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在中南海紫光阁前拍照时,他被安排在总书记的旁边,他也是迄今唯一一个荣获过两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人。

然而,试图绕开产权清晰化的承包制最终没有救活国有企业体系,马胜利在后来也因扩张过快而导致企业陷入新的危机。1995年,马胜利被免职,造纸厂资不抵债宣布破产。此后他每月领130元退休养老金,跟老妻和两个女儿挤在两间破旧狭小的平房里。为了谋生,马家租赁房子开了一间“马胜利包子铺”。后来,马胜利还出山办过一家小的造纸厂,卫生纸的品牌是“援旺”,餐巾纸的品牌是“六月雪”,前者与“冤枉”谐音,后者则有“窦娥沉冤,六月下雪”之意,其满腔悲愤,溢于言表。

您已阅读26%(578字),剩余74%(168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