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展望

中国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通过贸易和投资结算输出人民币是国际化初级阶段主要内容,离岸人民币的积累与回流也在倒逼国内金融改革。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输出人民币是主要目标,具体渠道主要可以归为三类:贸易项下的跨境流动,金融与资本项下的跨境流动,离岸金融中心的人民币流动,而这些流动都是在庞大的官方外汇储备,这条金融航母的保驾护航之下进行的。目前整体发展的趋势是:贸易项下的人民币结算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发展迅速;金融与资本项目下管制仍然较多,但部分项目的放松趋势比较明显;以香港为主的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但由于发展模式面临瓶颈,而伦敦、新加坡与中国台湾等离岸新星缓慢升起。

人民币周边化:亚洲货币锚

人民币周边化的推进得益于中国前期的积累,其一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人民币通过长期钉住美元赢得的东盟货币锚地位;其二是通过亚洲工厂连接起来的广泛贸易联系和交错的实际资本投资网络;其三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后地缘辐射能力的提升。贸易与投资结算是人民币周边化和亚洲化的主要推力,其它的看点还在于跨境贷款与中日韩货币贸易合作。

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第一步,即充当区域贸易结算货币方面,已取得实质上的突破。过去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是市场的自觉行为,而近年来,已改由政府推动人民币为结算货币: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措施中得到政策明确支持并优先发展的领域,《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明确表示要做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工作,扩大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支持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业务,逐步开展个人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

截止到2013年3月,中国已经与俄罗斯、蒙古、越南、缅甸等8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的协议,与港澳、东盟国家实行人民币结算试点;而在储备货币方面,由于受限于人民币非兑换货币,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官方承认人民币为储备货币。在官方正式推进人民币为结算货币前,人民币已事实上成为周边国家的“硬通货”,再加上《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实施,以及中国已和多个周边国家签订了超过2万亿的货币互换协议。

人民币对亚洲其它经济体贸易结算会随着中国地缘影响力的扩散而扩大。一方面,首先是人民币周边化,主要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试验场,其基础是中国在亚洲贸易进化的过程中获得的亚洲工厂核心地位,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将始终保持主导和强势地位。另一方面,以“清迈协议”为代表的货币互换协议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为平台,中国与亚洲发达经济体合作,在东亚这个“软美元区”逐步推进区去美元化的同时,实现人民币的亚洲化。鉴于欧元区的教训和亚洲经济体的多样性,我们认为出现亚元的机会并不大;但是,在人民币亚洲化过程中,中国将尽全力争取区域货币合作时的主动,以求人民币在未来的领导地位。同时,对这些经济体贸易的人民币结算同时会伴随着与这些经济体货币互换协议规模的扩大、资产收储(官方)和本币跨境信贷提升(民间)。

中国的“贸易人民币”战略是与外贸去欧美化的战略并行的。将长期处于去杠杆痛苦过程的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显然难以拉动中国外贸的高速增长,甚至原市场还有萎缩的迹象。要挤占欧元、美元和日元的贸易结算空间,战略重点自然在新兴经济体。而基于贸易关系的人民币结算正是人民币的亚洲化与金砖化的基础,其成长空间是十分巨大的。中国与亚洲和其它金砖国家在2012年的贸易规模为12.5万亿人民币,占总对外贸易规模的57.2%;而同年人民币对外贸易结算规模达到1.86万亿,占对外贸易规模的12.1%。考虑到未来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特别是金砖国家合作的深入,人民币有巨大贸易结算空间;在2013年第一季度,人民币结算的对外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6.4%,预计5年内该比率能够突破32%,届时,人民币将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全球第三大贸易结算货币,人民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国际化将取得显著进展。

您已阅读26%(1533字),剩余74%(432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