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

间隔年:中国大学生的尴尬

FT中文网实习生沈晨:大部分中国大学毕业生的“间隔年”其实是为了填补离校到找到满意工作或考上研究生这段空档的顺势之举,实属无奈。

对很多中国大学毕业生来说, 7、8月本应是人生中最后一个暑假,然而,不少2013届毕业生的暑假却看不到尾巴。我就有不少同学在被亲朋好友问到将来如何打算时,常常会给自己的状态套上颇为时髦的概念:“我打算过间隔年。”

“间隔年”是舶来的概念,花一年时间周游各地,或者做自己一直想做却没时间做的事,比如: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看一直想看却没时间看的书,等等,听上去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在西方,有些人会在高中毕业后选择过“间隔年”然后再上大学。国内现在也有让文艺青年推崇备至的“间隔年”。二者名字一样,内容却不同。国内热衷过“间隔年”的不少是对现状感到厌倦的白领上班族,他们大多选择辞职去旅行,然后再开始另一份工作。

而2013届毕业生嘴上说的“间隔年”却并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大部分准备过“间隔年”的学生都没有轻松心态去旅行,也静不下心来天天在家看书,他们过“间隔年”的方式在我看来有点奇怪,大部分人会选择去上班。

之所以有工作却仍认为自己在过“间隔年”,主要原因是他们现在的工作并不是正式的,收入也极不稳定。这些打算过“间隔年”的毕业生很多会选择留在读大学的城市实习;并且,他们大多都没有转正或者长做的打算。在他们眼中,这种临时工作只是为了填补从离校到找到满意工作、或者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这一段空档期。

您已阅读23%(545字),剩余77%(183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