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

Lex专栏:中国数据疑云

中国的数据真实性令人怀疑。2011年中资企业数据作假之后,投资者已经降低预期。至于中国政府性债务水平到底有多高,谁知道?中国政府审计官员也不掌握这个数据。

两则报道,同一主题:中国的数据真实性令人怀疑。中国政府已展开紧急全国性的紧急审计,对政府性债务的真实水平进行摸底。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已获授权,可对金属废料经销商中国金属再生资源公司(China Metal Recycling)进行清盘,原因是怀疑该公司夸大财务数据。当然,中国观察人士对这两件事都不会意外。

自2011年中资企业数据作假的担忧成为热门话题,投资者已然降低了对中资企业的预期。2011年,中资企业H股的整体市盈率较新兴市场股市低7%,如今已低将近三分之一。花旗(Citi)表示,对中资企业的再估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因增长放缓和债务引发的担忧,但值得注意的是,分析师仍抱有预期,中资企业今明两年利润将增长十分之一。而令很多西方人意外的是,中国政府的审计人员也不掌握债务数据。当然世界各国金融制度的发展速度各不相同:美国直到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时,才拥有了自己的中央银行。且数据真实性问题也非中国独有:人们对西方银行财报中资产价值的怀疑发展为自我应验的预言,距今不过5年时间。

您已阅读63%(453字),剩余37%(26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