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让理财更“民主”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杨涛:互联网金融让传统金融走下神坛。它的“民主和分散化”等特点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跨进理财门槛,对传统金融业构成巨大挑战。

虽然中国经济并未在这轮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太大冲击,但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已经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经济活力与可持续性。各种“新”与“旧”的挑战纠缠在一起,互联网金融与财富管理正是其中的缩影。

一方面,中国经济金融体系仍然存在很多“拔苗助长”后的“短板”,如现代化财富管理体系的缺失;另一方面,却同时充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后现代”要素,如与国外几乎同步出现的、互联网技术对于金融体系的冲击。

中国人的财富管理短史

进入21世纪,加入WTO后的全球化融合、房地产的商品化、银行业的股改、股市的大起大落、高增长带来的居民收入迅速分化,种种因素都激发了中国人被压抑多年的财富渴望。

2000年9月,外币利率管理体制改革,使得外汇理财产品成为财富管理主要工具;2004年9月,光大银行推出“阳光理财B计划”,成为首支人民币理财产品;2005年2月1日,建设银行在四大行中首推“利得盈”人民币理财产品。2005年9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以此为标志,银行理财产品进入快速成长期,中国的财富管理进入了“大众化时代”。到2007年,因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机构中资私人银行部的成立,业界高呼面向高端客户的私人银行“元年”终于到来。

然而,财富管理文化的匮乏、有效金融市场竞争与制度环境的缺位,使得无论是高端还是大众化的财富管理,都逐渐异化。一方面,私人银行“跑马圈地”已留下恶果,逐渐沦为商业银行的零售部门,距离综合化的财富管理服务平台依旧甚远,无法满足日益庞大的高收入人群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缺乏透明度和约束的发展中,银行理财产品逐渐成为规避监管的途径和手段,客户需求往往难以被放在产品设计的首要位置。

您已阅读23%(739字),剩余77%(248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