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青春话语在转变

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刘剑梅:中国大学生不再关心政治、国家命运,也不关心人文精神建设,而更关心个人生存出路,这是青春话语的巨大转变。

赵薇最近导演的电影《致青春》一下子票房过亿,赢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也唤起了观众们对青春的怀旧情绪。而我,却升起了几缕淡淡的青春的乡愁。

影片表现的大学生的活动背景似乎是九十年代,也就是八十年代的理想之光刚刚熄灭,而红尘滚滚的商品化刚刚来临的时代。虽然还没有电脑和手机,可是已经有了贫富差别和物质荣华的刺激,而精神上的追求已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作为八九年毕业的大学生,我从电影中看到了依稀熟悉的女生宿舍和脏乱不堪的男生宿舍,不过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大部分人陶醉在“文化热”里,康德、黑格尔、叔本华、萨特、加缪的名字不时地挂在嘴边,朦胧诗人和校园诗人隔三岔五就开诗歌朗诵会,崔健带有叛逆声音的摇滚乐常常回荡在课室的窗外。那时的青春内涵不仅充满了浪漫气息,而且充满了对民族国家前途的憧憬以及忧患意识。同学们的背景虽然各异,可是贫富悬殊还没有那么大,精神生活的需求远远大于物质生活的需求。

您已阅读21%(388字),剩余79%(146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