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

中国2月份CPI是“虚晃一枪”吗?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张涛:2月份的通胀数据并非市场所言的“虚晃一枪”,今年的通胀之战实际上第一枪已打响。新一届政府宏观调控上恐怕将面临最为棘手的“滞胀”问题。

伴随中国前两个月经济数据的公布,有关中国经济自去年四季度启动的复苏态势能否延续的争论基本落定尘埃,大家基本达成的共识是本次经济复苏后劲不足,通胀不必担忧,然而经济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其实际运行的轨迹并非是人们事前预测分析的逻辑曲线。

因此,前两个月经济数据释放出的经济信号,是否真是市场共识所认为的那样呢?对于2013年中国通胀属于温和状态的判断是否会落空?特别是今年2月份CPI月度同比3.2%的涨幅是否真如大家所言,是因春节所致,只是“虚晃一枪”,今年通胀仍无大碍呢?

仔细分析2月份CPI的分项数据,答案可能不尽然。

因为在春节因素推动下,作为CPI篮子里权重最高的食品项涨幅应该最为明显,但是今年前两个月食品项的同比平均涨幅为4.45%,比该指标的历史均值低了近两个百分点(2002-2012年间,1-2月食品项同比平均涨幅的历史均值为6.22%);相对应的是前两个月非食品项的同比平均涨幅为1.8%,较该指标历史均值高出一个多百分点(2002-2012年间,1-2月非食品项同比平均涨幅的历史均值为0.7%)。所以,可见春节因素只能部分解释今年前两个月CPI的连续上涨态势。

统计局于今年已经开始公布剔除食品和能源因素后的CPI涨幅(该指标类似于欧美国家的核心CPI指标),但由于其没有公布CPI中能源的权重。因此,对于剔除食品和能源食品因素后的CPI历史数据只能进行估算。笔者估算的结果是,2002-2012年期间,剔除食品和能源因素CPI同比涨幅历史均值为0.7%,而今年2月份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CPI同比涨幅为1.8%,超出历史均值一个多百分点,这一数据也表明今年前两个月CPI数据的快速增长,并不能用春节因素全部解释。

您已阅读25%(712字),剩余75%(209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