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两会

中国需要明智改革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叶檀:一场明智的改革,是在坚持效率与公平理念上,对现实与人性的洞识,对市场原创力的尊重,而不是抛弃既有的成果。

两会召开,适逢换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期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改革指向。

以往多次改革屡屡在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摇摆,却忽略了最基本的事实,任何高效的市场必然伴随着大致公平的利益分配,而相对公平的利益分配体制必然有助于大一统市场的形成,否则,市场化进程会被扭曲为权贵的利益狂欢,必然会被汹涌的民意绊倒。

中国百年现代化史,先贤们泣血前行,一以贯之的是忽视市场基础制度的建设。从清末以来的改革,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失败,而后改弦更张,从国民性、从人性深处铲除自私的劣根性着手,希望以西方的社会主义理论加上中国式的大革命,建立中国式的无私欲、共享利益的光明社会——没有一个乌托邦社会在历史上获得成功,中国的乌托邦社会实验以经济与理论的破产告终。

改革需要寸进之功,建立在经济效率的提升,与利益博弈观念进步的基础上,不顾现实的极端思维在理论上是幼稚的,在现实中有害无益。

尊重历史,面对真实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意识到中国改革的现实土壤,是明智之举。反思改革路径时,不能脱离真实的历史环境,立足当下轻易批判历史,是对历史不负责任。

从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提升了经济效率,拯救了悬崖上的中国。1978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改革,是突破计划经济窠臼的突破口,正因为有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市场经济才能在局部地区生根发芽,最终根植在濒于破产的乌托邦农业经济的土壤中,可以说,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形成,制造业产业链的形成,市场试点、政府许可、出口导向型经济功不可没。

您已阅读21%(620字),剩余79%(229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