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丰

Lex专栏深度分析:为利丰估值

利丰是香港恒生指数过去一年当中表现最为疲软的成分股。该公司的收购依赖型增长模式掩盖了内生增长的疲软,其供应链管理专长以及庞大的供应商网络不足以支撑目前的高溢价水平。

参观利丰(Li & Fung)香港总部一间间宛如精品店的商品陈列室,你会感到仿佛置身于西方的购物中心,不过恼人之处在于你无法确定自己究竟身处哪一家百货公司。之后你终于恍然大悟,利丰是所有这些品牌的供货商。

如果你曾买过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或者蔻驰(Coach)的鞋履,DKNY的牛仔裤,美国鹰派服饰(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或是Aéropostale的服装,以及汤米•希尔菲杰(Tommy Hilfiger)、Helly Hansen、橘滋(Juicy Couture)、凯特•斯贝德(Kate Spade)等品牌的任何产品,那么你就拥有了一件由利丰组织生产并负责供货的产品。利丰是全球许多极具知名度的品牌和零售商的供货商,包括沃尔格林(Walgreens)、沃尔玛(Walmart)、玛莎百货(Marks and Spencer)、森宝利(J Sainsbury)等。当你看到马克•雅可布(Marc Jacobs)香水瓶上夺人目光的花朵型瓶盖,或者香奈儿(Chanel)邂逅(Chance)香水瓶身上的金属环时,可曾想过是谁找到了生产它们的材料?从迪奥(Dior)的睫毛卷烫器到以美元标价的Hello Kitty系列产品,利丰很可能是唯一年销售额达200亿美元、而消费者却从未听说过的消费品外包供货商——即使该公司现已成为市场宠儿,并由于将战略型思维用于亚洲地区供应链管理,而成为备受商学院推崇的案例研究对象。

但投资者对利丰的喜爱正逐渐转为怀疑。该公司是香港恒生指数(Hang Seng index)过去一年当中表现最为疲软的成分股——下跌幅度达到30%。该公司本月警告称,营业利润可能下降五分之二,其股价则在近三年低点徘徊。此次业绩预警是否会像利丰所说的那样,是由业务结构调整带来的高昂成本导致的,而这番调整将使该公司未来能够更好地为其占主要的西方客户群服务?或者在其背后隐藏了更加严重的问题?

利丰与中国的关系

回答以上问题需要对利丰的发展历程有所了解。该公司于1906年在广州成立,从事瓷器、丝绸、玉石、竹器贸易,1949年后转型为一家香港出口商,现在则发展成为了囊括15000家供应商的强大网络。利丰是当今亚洲中间商的典型代表。

您已阅读21%(941字),剩余79%(344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