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rc朗润经济评论

从克鲁格曼的预言说起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徐建国:克鲁格曼关于亚洲奇迹的预言仍为人津津乐道,但笔者认为传统的增长核算或许低估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如今宏观经济比较困难,不禁想翻翻历史理理头绪。毕竟,经济分析是经验科学,多少会有点启发的。不过,中国的历史经验其实很少,毕竟改革开放只有30多年,严重的经济低迷只有1989-1990、1998-2001两次。当时的悲观情绪比现在要严重得多,但是两次都成功渡过难关。当然,经验都是个案,每个个案都不同的,一两次成功并不能说明很多问题,也不应放松警惕。

再找历史经验的话,就要放眼国外了,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一个值得回首的案例。中国与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等东亚、东南亚国家在很多方面有相近之处,可借鉴之处较多。当然,四小龙是小经济体,借鉴作用可能有限,不过有经验总要看一看,聊胜于无吧。

关于亚洲金融危机的讨论,因为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的一个广为人知的预言而更加有趣。1994年,克鲁格曼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发表题为《神秘的亚洲奇迹》(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的文章,分析亚洲四小龙的增长因素,发现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靠的主要是要素投入的增加,也就是高劳动参与、高储蓄、高投资,而非技术进步。因为要素投入总有限度,而且边际产出递减,在这一证据基础上,克鲁格曼做出了“亚洲无奇迹”的著名论断,并预言“亚洲奇迹”难以持续。

克鲁格曼是一个雄辩的写手,在前苏联刚刚解体、东欧国家刚刚发生剧变的背景下,他把亚洲四小龙与前苏联类比,指出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经济增长当中都没有技术进步,确实让人猛然警醒。在克鲁格曼的眼里,亚洲四小龙和前苏联一样是“纸老虎”,无法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地位形成威胁。把经济增长问题至于国际竞争的语境下讨论,亦增加了克鲁格曼文章的影响。

您已阅读24%(728字),剩余76%(226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