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

重庆事件:反思还不够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重庆“唱红打黑”是悲剧和闹剧,但它引起的忧虑凝聚了改革呼声,在当前难得的改革窗口期,应当引起更深入的反思。

2012年,龙年,中国改革开放第34个年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2月6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打黑悍将”王立军出走成都美领馆,戏剧性地为重庆“唱红打黑”画上了句号。11月,中共十八大重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平息了重庆唱红打黑引发的“改革路线之争”。12月7-8日,习近平把上任中共总书记后的首次“出巡”选择在了深圳,这个城市既是改革开放的象征,也是邓小平“南巡”的最后一站,其寓意不言而喻。2012,以“雷人”的政治剧开局,以给人希望的改革剧结束。

虽然重庆出现了企业家财富被以“打黑”的名义掠夺、律师界的李庄案、不少人士因言获罪被劳动教养、法治被权力肆意边缘化等耸人听闻的事件,纳税人的巨额资金被挥霍在唱红、种树上,但重庆事件的发生,对中国其实是一件好事,我们有理由感到庆幸。

其一,重庆唱红打黑的出现,是国内大气候决定的,迟早会出现,早来比晚来好。近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急剧拉大。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报告》指出,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远远超出0.45的国际警戒线。收入分配两极化伴随的是大量企业家和官员勾结的寻租行为。据王小鲁的研究,2008年中国灰色收入高达5.4万亿,占GDP的17%。因此,公众的“仇富情绪”其实主要就是“仇腐”。重庆“唱红打黑”正是利用了公众的这一情绪,是典型的民粹主义操作手法。如果“唱红打黑”更晚一些出现,或许今天人们的改革决心还不会如此坚定,折腾的时间或许更长,付出的代价或许更大 。

您已阅读35%(655字),剩余65%(120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