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九晚五

“拼爹”就业的时代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谁谁谁:如果我们这代人享受“爹福利”时还诚惶诚恐的话,现在一些年轻人不仅轻视“爹福利”,甚至还想逃脱它的魔爪。

老同学喜得贵子,没有感慨得子的喜悦,而是来了一句:得好好向上爬,为将来“拼爹”的时候做足准备。说老实话,看到这话,我不仅没有奇怪,还有点惺惺惜惺惺。现在连报名上幼儿园都需要家长详细填写任职机构、头衔甚至近亲的社会关系,更何况将来亲生儿女就业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在幼儿园不至受到冷遇,你在填任何调查问卷的时候都可以把收入与头衔往小了写,唯独在幼儿园的那份上得朝大了写。最好把总监写成总裁,把年薪十万写成百万,如果这些改变同样也会招致老师对学生态度改变的话。

其实“拼爹”就业的现象由来已久。我们七十年代生的这帮人中的“官二代”们,就已经在享受着“爹福利”。比如银行行长的儿子,可以进入很难进的银行工作;电视台制片人的侄子,很容易进入电视圈。只不过二十年前的行业差距、职位差距所带来的地位与收入差距远没有现在这么大,因此这种福利并不刺眼。我认识的一个靠着“拼爹”进银行工作的同龄人,在银行柜台数钱数了好几年,才最终进入里面的办公室工作。问他何以至此?他说,那些在柜台数钱的背景都和他差不多。原来“拼爹”进来后,大家又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

您已阅读35%(464字),剩余65%(85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