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札记

媒体札记:PM2.5的味道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上周北京的阴霾天气令一些民众恐慌,对官方口径的狐疑和怨气再次汇聚。与此同时,一些持不同立场的媒体间再次发生口水战。

(2011年12月11日)

《京华时报》12月6日的封面安排是需要些勇气的:用最大篇幅放上一幅图片展现“雾霾下的东三环”,画面中的高楼大厦仅近处几幢能够看清;四字大标题为“中度污染”,配发的文字简述中,编辑引用市环保局微博口径时专门加上了引号--“轻度污染”。

必须加引号。这个时候,在新闻留言和微博论坛上,对官方口径的满腹狐疑和满腔怨气已经再次汇聚一场高潮,甚至,因为现在有了近在眼前的连绵大雾,对中国环保部门拒绝立刻公布PM2.5数据的指责分贝俨然超过了一个月前--那一次,更多中国互联网使用者得以知道,美国驻华大使馆发布的北京空气质量指数表明中国首都的空气时常达到“有毒害”的程度,而以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为代表的官员则认为使馆数据不足以凭,中国公布PM2.5数据条件尚不成熟。

的确“不成熟”。11月14日,南京气象局官方微博账号曾发布本地“PM2.5细微颗粒物浓度”数值,并获南京市政府官方微博账号转发。不过,数小时之时,正当那些曾经竭力为数据公开鼓与呼的人们表达欣慰之时,这些开中国内地之先河的数据被删除,“越俎代庖”的南京气象局解释称此前那是“误发”。

环保官员们有自己的一盘棋。12月16日,新华社发稿,称因为“数据发布不能离群众感受太远”,环保部已决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全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拟将PM2.5、臭氧(8小时浓度)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并将收紧PM10、氮氧化物等标准限值,但是,“由于在全国统一开展PM2.5监测涉及仪器设备购置安装、数据质量控制、专业人员的培训、财政资金的支持等大量系统的准备工作和能力建设工作,因此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开展PM2.5监测工作还有一定难度,需要逐步推开。”

面对官方承诺,通过舆论平台展现出的失望之情恐怕要大于满意,民间意见领袖们批评2016年的时限设定毫无必要,华声在线就此发表李晓亮的讥讽:“民众早已过河,决策者就别假装摸石头了。洁净空气,时不我待。何况,决策部门不也和民众处于同一天空下,呼吸着一样的空气吗?哪怕为了自己健康,是否也能考虑早点荡清环境政策上的尘霾,让全民早日自由呼吸到健康清新的空气?”

您已阅读23%(888字),剩余77%(292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