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书虫

“汉奸”的复杂性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连清川:“汉奸”一词,执意将历史的复杂性一概抹杀,留下粗暴的道德判断,把认识能力推进简化愚昧的泥潭。

废弃了30年之后,一夜之间,“汉奸”这个带有强烈政治含义的词语,突然间重新回到了中国人的语境之中,在网络中被广泛使用。虽然各级官方媒体都尽量避免跳入这一明显带着危险倾向的语言漩涡,但是在社会各个层面之间流转之广,却是官方媒体集体噤声所无法掩盖的事实。

对中国的政治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汉奸”上一次被普遍使用,是全国处在泛政治癫狂状态之中的文革。所有与对方政治意见不合的人,都可能被扣上“汉奸卖国贼”的大帽子,其范围波及之广,几乎人人自危。然而此次之使用,范围却要狭窄得多,其矛头专指广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下的几份报刊,包括《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和《南方人物周刊》等。使用者乃是中国目前人数不多,但在公共场合中相当活跃的左派人士。其代表人物是北大教授孔庆东、电视节目主持人司马南等,以及一些网络传播机构,如乌有之乡、第一视频等等。

作为一名曾经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任职的人,我倒无意参与这场乱战。我说乱战的意思,指的是那些左派人士其实毫无此类路线斗争的理据和路径。政治斗争无非街头斗争、法律斗争与理论斗争,而此次左派所挑起的事端,根本就是在一个极低层次上的情绪宣泄。一方斗志昂扬,一方却冷眼旁观,高下早判,疏无可观。

然而我却因“汉奸”这个词语的重新活跃,颇生发出一些感触来。这是一个极具汉语特色的词汇。我的语言学基础很弱,所以不知道是否在其它语言中有类似的表达,但是在我较为熟悉的英文中,似乎并无对应的词语,例如“英奸”或“美奸”。

您已阅读23%(618字),剩余77%(209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