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

抄袭是发明之母

FT专栏作家凯拉韦:抄袭是好事,如果没有抄袭,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早已经灭绝了。比起我自己腹中那点可怜的存货,抄袭能让我接触到无限丰富和多样的想法。

上周我坐上了一列夜车,夜车载着上班族们回到位于温彻斯特、甚至更远地方的家里。

在列车朝西南方向驶出伦敦时,我产生了两种挥之不去的冲动,让我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看书。第一种冲动是把手里的圆珠笔戳进坐在前排座位上的男人鼓出来的肥肉里。他睡着了,打着鼾,还伴随着一阵一阵不规则的颤抖、和喉咙里发出的呼哧呼哧的喘息声。第二种冲动是来一杯金汤力和一袋Quavers薯片。

这两种冲动我都忍住了,强迫自己专心读书:《她有什么我就想要什么:社交行为图谱》(I’ll Have What She’s Having: Mapping Social Behaviour)。这本书由三位学术人士撰写,书中宣称,我们几乎所有的决策都建立在抄袭之上。

读到这儿,我想到自己刚刚就用行动为这一论点提供了支持——我无意识地抄袭了车厢里其他乘客的做法。我之所以没有把圆珠笔捅到那个打鼾的男人身上,原因在于别人都没有表现出想这样做的迹象。而我没有冲向餐车,也是因为其他人似乎都没有表现出对酒精、脂肪和盐的需求。所以我坐着一动不动,与其说是因为“她有什么我就想要什么”,不如说是因为“他们没有什么我就不要什么”。

您已阅读29%(484字),剩余71%(119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