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辛亥回眸:革命远非一劳永逸

民间历史学者维舟:革命常常让人忽略发生在它之前的“小修小补”。“把中华民族从根救起”的思维惯性延续至今,然而“从根救起”最终也可能变成“连根拔起”。

眼下的各种辛亥百年纪念活动中,常被人忽视的一点是:所有的焦点都指向革命的胜利,而不是朝代的灭亡。虽然这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侧面,但显然人们认为只有前者才是有价值的遗产,并被赋予历史意义,前者则已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历史观的产物,它敦促人们将“革命”当作是一个分水岭事件,中国从此将之前那个黑暗的时代留在闸门后面,而开始向“新中国”进发。

历史的特点之一是我们通常已经知道历史上发生了哪些事,但在当时那一刻,人们并不知道哪些才会具有“历史意义”。在清末民初那样一个激流与多变的年代尤其如此。如果回到那个历史环境中去看,人们甚至完全有理由怀疑,辛亥革命本身到底推动了多少实质性的变革。

亲历那一时期的鲁迅就经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这种质疑。在他看来,并不是武昌的一声炮响之后,中国就从黑暗的清朝过渡到了一个光明的时代,相反,革命只是将旧的事物、现象换上新的名称和包装。传统社会的积弊、蒙昧和黑暗并没有因为革命而有什么变化。虽然现在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大多强调其开创性的、与过去决裂的、革命性的意义,但在那些强调传统延续性结果的学者看来,辛亥革命并没有太大意义:它只是晚清以来长时段改革浪潮中最后的一朵浪花。

您已阅读26%(506字),剩余74%(144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