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算所

香港结算所的历史教训

1987年,香港结算所几近倒闭。如今,随着各国监管机构艰难实施改革,以清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后遗症,香港事件的教训在全球各金融中心再次引起反响。

1987年,当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股市崩盘震撼纽约和伦敦时,地球另一角的香港惊险地躲过了另一场大灾难。

时至今日,这件事仍是“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19日)的一个脚注。但现在,随着希腊跌跌撞撞滑向可能的违约,随着世界各地股市因担心全球增长放缓而纷纷下挫,随着各国监管机构艰难实施改革以清理2008年最新危机的后遗症,香港事件的教训在全球各金融中心再次引起反响。

24年前,香港当局和当地银行被迫出手纾困当地结算所,此前,交易商在期货交易所押注恒生指数(Hang Seng index)走向失算,而结算所显然没有足够资源应对可能的大规模违约。这是一起少见的结算所几近倒闭的案例。

尽管自19世纪晚期法国勒阿弗尔(Le Havre)港咖啡和棉花市场建立以来,结算所就已接近其现代形式,但它们本身很少进入新闻报道。这是因为,它们处理的是交易约定之后发生的外人难懂的“管道工程”,比如买卖双方在纽约证交所进行的股票交易、芝加哥交易室中期货合约的换手,或者西班牙国债在伦敦进行交易。

但在美国大型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AIG)和华尔街投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违约之后,由主要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0国集团启动了相关改革,这使结算所变得引人注目。此番彻底改革——已载入美国《多德-弗兰克法》(Dodd-Frank Act)和欧洲类似的提议——将迫使场外衍生品(导致AIG危机的核心原因)进入交易所,并且要通过结算所,从而提高这一市场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休斯顿大学(University of Houston)Bauer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克雷格•皮龙(Craig Pirrong)表示,这些变动“将在金融市场上引起翻天覆地的变化” 。

这种变化将把新风险集中于结算所,因为它将创建可能成为“单点故障”的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这增加了再一次靠纳税人纾困的可能性,这一点令人不快,也恰恰是危机后的整顿想要避免的结局。

您已阅读21%(808字),剩余79%(310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