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札记

“药家鑫们”的土壤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同门师妹李颖在网络留言中对药家鑫的一句声援,令一些民众更加怒不可遏,对药家鑫一案的争论进而深化为对“药家鑫们”的人性关切。

(2011年4月6日)

同门师妹李颖在网络留言中对药家鑫的一句声援,令一些本就认定“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民众更加怒不可遏,也令围绕药家鑫案的舆情向纵深处挺进:辩论中的人性底线,青年一代的生命教育和人性教育。

这一轮新闻传播,南方系是重要发源地。广东省委机关报于4月3日引用4月1日微博上流传的人人网留言贴图,称这位同样来自西安音乐学院的女大学生李颖抱怨道:“我要是他(药家鑫)我也捅……怎么没想着受害人(药家鑫事件中的死者)当时不要脸来着,记车牌?”此言一出,外界反应激烈,《南方日报》总结为这样的标题:“药家鑫师妹放厥词遭网友狂批,专家对其很痛心”。

《南方都市报》于周日发表社论,题为“争议药家鑫杀人案不能逾越人性底线”,称李颖此言“将此前一直在发酵的舆论之争导向白热化,同时,更将药家鑫沉沦、张妙被杀的原因引向社会弊病与教育症结”。该文认为,在这场围绕“钢琴男”药家鑫撞伤女工张妙后连捅数刀致死案的舆情辩论中,“表面上争的是专业操守问题,实质上争的是人性美丑……声讨药家鑫的舆论,坚持人性恶的观点严厉抨击;护卫药家鑫的,则用人性弱点委婉回复。”在叹息舆论反响匮乏“反思和忏悔”、“人性萎缩信仰不张”的同时,这篇社论警示受众:“如果仅仅以辩论的立场来看待药家鑫案,不去理解它指向的那些现实寓言,本来可信赖的东西或许一再错失成长机会。”

在“众论”版上,《南方都市报》还组织了三篇站在不同视角“会商”药家鑫师妹的文章,其一称要直面“药家鑫们”产生的土壤,“是中国教育最危险的信号”;其二称李颖被“人肉”可以理解,“当一个人的意识能如此之疯狂时,已是社会的隐患”;其三则向药家鑫的亲友投以理解之同情,强调“我也捅”是语言对抗情况下的一种应激之举,如同通常条件下“话赶话”的一种失语,“不能轻易以是非观念界限模糊、没有人性来做结论,更不能将这种现象推而广之,强加到青年大学生这个群体,甚至说是教育的缺失。”

您已阅读23%(799字),剩余77%(265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