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

中国慈善的想象力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陶笸箩:要恢复中国被腰斩的民间慈善传统,需要海纳百川,见怪不怪。陈光标未尝不是让民间慈善绝地求生的先行者。

每每看到有关陈光标的报道,都对他的行为艺术钦佩有加。纵使你我腰缠万贯,也万万想不到去台湾派发红包;而陈光标在盈江与灾民手举捐款合影,大家齐齐伸手高举着人民币,在陈光标的带领下高喊:“感谢解放军!感谢党!感谢政府!”,更是将中国慈善的想象力推到了极致,与将喜马拉雅山炸个口子,引入暖湿气流将中国的沙漠变绿洲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人鞭挞其为暴力慈善,殊不知,包括施主陈光标在内,可能真的有人发自肺腑。我曾经跟随一个关爱老兵的志愿者组织采访,那些参加过抗战,如今贫病交加,生活无着的老兵,接到网友自发捐赠的钱物时,忙不迭地感谢党和政府关怀。

无论你喜欢与否,这是中国民间慈善常见的联想模式,可以用一个无比温暖的口号概括:有困难,找组织。而陈光标本人早就当众表白,作为党的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要坚决做到为党和政府分担重任。至于组织是否愿意被依靠,担子是轻还是重,只有摸着石头随机应变了。毕竟,在国家越来越富,百姓越来越穷的年代,草民抵抗天灾人祸的能力已经大大降低,有无数种打击可以让你沉底,伪慈善总比没慈善好,暴力慈善总比哭诉无门好。真到山穷水尽之际,有人愿意伸个援手,哪怕打了左脸,你还愿意送上右脸。曾经到孤儿寄养机构做短暂的义工,抱着兔唇和先天脏器缺失的宝宝无比痛惜,自己只能提供几包纸尿布和奶粉,无法筹措高昂的手术费用,如果此时有人捐助,从此给孩子一条生路,不怕捧着钞票三拜九叩,三呼万岁。被暴力的不是我们的精神,而是社会日益脆弱的生存保障体系,夫复何言?

您已阅读40%(623字),剩余60%(92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