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访

执著周阿婆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简光洲:严格地说,周阿婆不是一个难缠的上访户,但她是一个我作为记者所常遇到的,那种被认为“精神”有问题的人。

周阿婆是个“精神病人”。去她家之前,我这样暗想。

因为至少在半年前,她打电话到报社找我,说有重要的事要向我反映。

我说能不能先在电话里告诉我是什么事,这样我就可以判断有没有新闻价值,然后决定要不要去。

周阿婆坚持,在电话里她什么都不能说,一定要当面谈。

我当时就在想,又碰到一个“精神”可能有问题的人了。这样的事情我不是第一次碰到,从事记者工作八年来,很多人固执地通过各种方法找到我的电话,反映他们的冤情。

然而,对于一个记者来说,这样的“重要事情”见得太多了。决定去采访之前,是要考虑到采访的时间成本和效益,没有新闻价值去了也是浪费时间。

但很多时候,我无法拒绝这些人的执著,和对我——一名人民记者的高度信任,甚至有一个老人希望我把他的问题转给温家宝。

前年,也是一位上海的老人,无数次地打电话要我去采访,他反映的是1952年他遭受的一场不公平待遇。

在内心里,我真的不想浪费这时间,我有很多事情要做,要完成报社的工作量,要出更多的好稿以讨得领导“不值钱”的表扬。

后来我拗不过去,就去老人的家,陪她聊了一下午。承老人的信任,她认为我这个“名”记者,一定能帮她解决问题。她希望我能写个信或者想什么办法给温家宝,或许这事就能解决。

陪老人聊了一下午,她的心情似乎好了些。出门后,老人隔壁的邻居阿婆以异样的眼光看我。估计她心里在想:这个年轻人,怎么会和一个神经病老太婆一聊就一下午呢。

我赶紧解释一句,“我是记者”。阿婆“哦”了一声。

我得补充这一句,不然别人会误以为我也是精神有问题。

这样的事情多了,我有时也怀疑自己精神是不是有问题。如果不是精神有问题,为什么要为这些没有任何新闻价值的事情,听人唠叨几个小时呢?

我有时也会拒绝别人。当一些不停地打电话给我反映问题的人听到我的拒绝后,会对我非常失望。为此,我总是会难过上好几天:人民对你这么信任,你却对人民的呼声无动于衷!你还是一个称职的记者吗?

您已阅读22%(785字),剩余78%(275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