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报告

人民币国际化走上正轨

人民币的迅速国际化,令西方银行界深感惊愕。这会对国际贸易、全球金融体系乃至国际政治产生巨大的长期冲击。但这场史无前例的行动,也充满变数。

新鲜出炉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迄今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名字。因此人们常常称它为“点心”债券市场,取自其所在的香港的饮茶习惯。

尽管点心债券市场还是襁褓中的婴儿,但各方对它的兴趣正迅速增长。上个月,美国工程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在香港发行了10亿元人民币(合1.5亿美元)债券,成为继连锁快餐企业麦当劳(McDonald’s)之后第二家利用人民币债券市场融资的跨国企业。麦当劳在今年8月发行了人民币债券。

这些债券发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离岸人民币市场远不只是债券融资的一种新渠道——它还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核心环节之一。这个进程将是缓慢的,更像婴儿学步(而不是大跨步),而且人民币究竟能不能扮演某种决定性的国际角色,还不好说。但该计划可能会对国际贸易、全球金融体系乃至国际政治产生巨大的长期冲击。

如果计划成功,人民币可能会成为亚洲的主要交易货币,而亚洲是世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长远来看,人民币还可能成为世界各国央行外汇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一些中国官员已经呼吁将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篮子货币。

时机的选择也意味深远。人民币开启国际化进程的时刻,正是欧元的未来开始变得不确定的时刻。这样的角色转换,最终可能对美国以本币在海外借款的能力形成冲击。中国已有人开始称人民币为红币(redback),与美国的绿币(greenback)相对应——这个绰号隐隐象征着相关的地缘政治暗流。

“我们或许即将迎来规模真正空前的金融革命,”汇丰(HSBC)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世界经济正从‘绿币’向‘红币’转移,速度缓慢,但趋势明确无疑。”汇丰是正在向企业客户推介人民币服务的银行之一。

您已阅读20%(705字),剩余80%(273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