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RC朗润经济评论

“中国式”货币冲销的代价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建奇:自2002年以来,“货币冲销”在压低中国通胀、维持汇率稳定上功不可没。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长期冲销是以利率严重扭曲为代价的。

过去数月,外部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舆论迅速升温。中国持续多年的贸易顺差,以及2.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常常往被用作汇率被低估的直接证据。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劳动生产率大幅上升,本该同步上扬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却上升缓慢。根据著名的“巴拉萨-萨缪尔森”原理,实际汇率=名义汇率+通胀率,而中国不仅名义汇率保持相对稳定,国内通货膨胀率也在可控范围。

这意味着:要么人民币汇率没有低估,要么中国采取了某种特殊政策控制了通胀。相比较单纯的汇率之争,更有意义的是讨论中国究竟采取了什么政策,在名义汇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成功抵制了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通胀压力。这或许也可以称为中国大国宏观调控的“奇迹”之一。

事实上,中国自2002年以来就一直使用 “货币冲销”——即由中央银行发行票据——的调控手段。也就是说,顺差产生的外汇被强制卖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被动抛出人民币基础货币。但这势必导致市场流动性不断增加。为稳定货币供给,央行再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回收货币。这样一来,货币被“软禁”在央行,流动性得到控制,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也能得到消除。

您已阅读23%(478字),剩余77%(157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