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

小城镇真有问题么?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韩颜明:如果中国的城镇化能够真正实施,农民能彻底转入城市,那么,任何形式的城镇化都将是对土地的节约利用。反倒是在目前半遮半掩的城市化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只有回乡才有保障。

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2010中国发展报告》中称城市化发展的方向是走以城市化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化道路,对以往政策倡导的“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方针提出了质疑,该报告主笔杨伟民讲,由于“绝大部分小城镇无法承担大城市特定的服务,对外来人口没有吸引力”,因而“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提法是有问题的”。

考虑到杨伟民的职务是中国国家发改委付秘书长以及前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这份报告难免会镀上一层官方色彩。

在此之前,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研究员王小鲁博士也撰文分析中国未来城镇化的道路,王小鲁用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分析得出中国城市发展的最佳人口规模在100万――400万之间,低于100万,城规模经济的聚集效应不能充分发挥出来,高于400万人口之后,城市运行的外部成本大幅增加,聚集效应逐渐递减。王小鲁同样对小城镇的发展持否定态度,认为近三十年来,只有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处的小城镇起到了分散协调大城市功能的作用。同时,王小鲁文章中还特别提出小城镇的发展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化使用。

上述两文对小城镇不适合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结论,来源于过去二三十年间社会发展的具体结果,同时它们也隐含了一个预设的判断,即小城镇发展迟缓是中国城镇化发展中自然而且也是必然的一个结果,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也会仍然保持这样的状况。

正是在这一点上,上述两文的前提和结论都有待于作进一步的商榷。

难发展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方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其内容是“限制发展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到本世纪初,城市化方针改变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上述政策实施的结果是:政策中明确限制规模的大城市得到了最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由于集中聚集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城市规模急剧膨胀。而城镇化政策中曾经加以特别鼓励的小城镇建设却整体上滞后,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在加工贸易型经济带动下,以产业聚集为特点发展起了一批工业型中小城镇外,大部分地区的小城镇都发展迟缓,在中西部农业占主导的地区,小城镇的状况尤其凋蔽。

您已阅读26%(846字),剩余74%(240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