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眼

什么是“网络民族主义”?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加藤嘉一:不管是日本还是中国,有一点殊途同归,都相当害怕国内的极端、狭隘、排他性的民族主义情绪陷入高涨,并使得外交谈判失去原则和弹性。

9月7日在尖阁诸岛/钓鱼岛发生的日中“撞船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个多月以来,两国之间官方和民间,高层和草根之间对话与交流纷纷被延误,甚至取消,承受了政治气氛的恶化和信任关系上的危机。

10月4日,温家宝和菅直人终于在第三国展开了“走廊外交”,首脑外交重新启动。10月11日,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和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同样在第三国河内进行了会谈,确认了坚持不懈地推进战略互惠关系,共享了尽早恢复日中军事交流的政治意志。日中经济界、文化界等各种交流对话将逐步回到正常轨道。

这段时间我与两国外交官员进行私下沟通,双方都对对方政策表示强烈不满和严正抗议,却内心不希望在相当敏感海域发生的一次突发事件影响日中关系的大局,希望能够在保证良好、健康政治关系的基础上积极而耐心推进战略互惠关系。

不管是民主体制下的日本还是专制体制下的中国,有一点殊途同归,即都相当害怕国内的极端、狭隘、排他性的民族主义情绪陷入高涨,并使得外交谈判失去原则和弹性。众多民间交流项目被迫取消,第二次东海问题原则共识政府间谈判被延误,中国禁止对日出口稀土等,背后操作局面的与其说是政府外交有关人士,不如说是国内民族主义高涨,并绑架决策者的结果。我新书《中国,我误解你了吗?》的全国巡讲至今依然处于暂停状态,损失不小。深有感触,今天是外交对民意相当“客气”的时代,令人担忧。

近日看了《凤凰网》就“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冲撞中国渔船”(其实,这个提法很有问题,不是日本巡逻船冲撞,而是中国渔船冲撞)展开的网络调查。结果足以让我感觉到网民对决策者的感情和利益上的需求。

您已阅读22%(660字),剩余78%(232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