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

FT社评:中国产业“内迁”意义非凡

中国沿海地区工业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壮观的脱贫现象。随着像富士康这样的制造商向薪资水平较低的中国内陆省份转移生产,我们也许就会看到中国第二波脱贫运动。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不会对中国令人惊叹的20年经济增长感到意外。他在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中,论述了一支“产业后备军”是怎样压低工资、提振利润和资本积累的;他会指出,在这个名义上信奉共产主义、其实更像逐利的资本主义的国家,失业但具备受雇条件的人口比其它任何地方都多。

不过,在富士康(Foxconn)和本田(Honda)在华工厂出现的抗议和加薪要求表明,这种分析正很快变得过时。有一段时期,来自中国内陆农村地区的廉价劳动力似乎取之不尽。但是比多数人预期的更快的是,两方面的局限已经浮现。一是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重镇工人们的期望上升了。二是从农村到城市的大规模迁徙,对中国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乃至农民工本身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按照中国以地域为限的陈旧法律体系,这些农民工几乎享受不到任何保护。

您已阅读38%(348字),剩余62%(563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