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际金融高峰论坛

重建信用:西方金融业之失与拯救之策

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美国版执行主编吉莲•邰蒂在英国《金融时报》青岛国际金融高峰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回顾始于美国、并仍在蔓延的金融危机,并讨论其对策。

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美国版执行主编吉莲•邰蒂在英国《金融时报》青岛国际金融高峰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回顾始于美国、并仍在蔓延的金融危机,并讨论其对策。以下是她的演讲全文。

金融危机有两面性,一面是有形的,比如资产,另一面是无形的,比如人们对金融系统的信任。后者在经济危机的爆发过程中,和前者同样重要。

在想什么话题的时候,我一直在问我自己,我在分析我们西方金融的过错的时候,是不是应当从它的过去开始。很多人觉得金融危机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已经结束了。但是在这个时代来说,我们其实还在讲到历史和现状。所以我要看看我们是如何怎么陷入这次危机的,并且我们该如何走过去。

讲到全球金融危机,确实是重创了我们的金融系统,在过去的3年当中,有两个不同的重要的方面。一方面发现我们有无形的社会和经济的危机。在进入20世纪的前7年有一个很大的泡沫,在过去的3年当中,我们的泡沫越来越大,这样就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很多人会说,我们到底有多大的损失呢?我们的危机是经历更多?比如说非常大的一个成长,然后泡沫会破掉,但是破掉之后还会呈现迅猛之势呢?我不知道。

我们的泡沫损失可以达到2.8万亿美金,这是我们银行实质的损失,我觉得很多不同的一些拯救的方案并没有很好的具体的执行,特别是在欧洲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之后再回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注意到一点,就是我们的房价,我们的房地产的价格是在不断的下降的,就会导致了我们的整个财富系统的亏损,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养老金受到了很大的损失,这对于我们未来来说可能是一个潜在的问题和危机。

讲到我们无形的经济损失来说,我们肯定有关于我们的信赖和信念的失去。在3年前,很多人都是看我们西方的财经,主要是银行家的表现,讲到我们的西方这么一个财经来说,受到各个不同学科的影响,比如说物理学、科学、MBA还有我们的经济学,还有我们的数学模型,但是讲到我们人类社会学方面来说,起的作用被人们忽视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必须来看看,从怎么样的学术的独特的视角来分析我们西方的经济体系,比如说从社会学、人文学等角度来看一下我们西方金融体系的优劣势,所以我们要提醒大家如何更好的理解金融的内涵。

讲到我们的信仰,它是构成社会体制的重要的元素,在过去的3年当中,我们信贷的水平,我们的信念、信任是功亏一篑的,在90年代后期的时候,我在日本工作过,日本的经济危机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巨大的经济实体的崩溃和下降,更多的是关于我们的信任和信仰,特别是在金融和财政危机当中,人们对银行系统的信赖是不断下降的,这就可以为我们未来的发展点亮一个很好的启示之灯,所以我们在西方的金融体系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思的比喻。

2007年夏天,在美国银行系统发生了什么问题?在1997年的时候,在日本有怎么样的银行系统的警示?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相差了10年,当然有一些人对日本危机非常清楚的,我还是与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

回到1997年,在东京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绝大多数的日本的银行或者是西方的银行家、投资者、日本的投资者来说,他们来到了东京,特别是在90年代之后,日本的经济泡沫破碎之后回到了东京,所以大家都会知道,我们日本的房产、地产也进入了危机时代,他们的泡沫破灭了,所以我觉得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景象。很多人都相信,他们没有很多的信念,他们只是看到相关的数字,造成了一种非常繁荣的假象,所以对于日本的银行来说,我们的投资人、银行家可以来选择和我们日本银行进行合作,成为合作的伙伴,即使我们相信日本国家银行的信赖、声誉,但是我们的日本政府会不会这么来支持我们的日本的国家银行呢?

我觉得这是需要审视的问题,所以在1997年的夏天和秋天来说,对于我们日本和日本银行业的信赖突然就崩溃了,特别是有三家投行突然倒闭了,这个时候对日本的银行系统的信赖不复存在,这就开始了恶梦般的日本的经济危机。

在2007年夏天的时候,西方的一个金融危机又是怎么样的呢?很多日本的同事和我说,2007年的夏天西方的经济危机和10年前日本的经济危机一模一样。20-30年前,日本的金融系统主要是由西方的银行家和投资者来主导的,他们有很多不同经典的书,这点日本和西方的银行业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西方有很好的银行的信用系统,比如说西海岸的银行家和东海岸的银行家可以互相的核查和核实,讲到80年代的时候,很多的美国银行家比如说像在德州的银行家没有做到互相核查的系统的规定,所以很多他们的银行也是倒闭的。对于我们银行来说如何来很好的规避我们的信用风险?是不是可以更好的丰富其风险的承受能力,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

您已阅读22%(1890字),剩余78%(654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