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级机构

“欠管”的评级机构

FT专栏作家加普:评级机构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扮演了比投行更重要的角色,如果不是它们评为AAA级的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变得一文不值,政府本来没有必要出手纾困。

上周二,美国参议院调查小组委员会对高盛(Goldman Sachs)高管进行了马拉松式的质询。但该委员会在前一周举行的听证会同样重要(甚至可以说更重要)。

前一周的周五接受政治审判的机构是评级机构穆迪(Moody's)和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它们在大量投资级证券的崩盘上扮演了比任何投行更重要的角色。如果不是它们评为AAA级的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变得一文不值,政府本来没有必要出手纾困。

穆迪和标普前雇员在听证会上讲述的故事(两家机构努力取悦投行,而后者为了获取高评级而支付大笔手续费),让人们对固定收益市场理应具备的运行方式产生了疑问。投资者为何应该再次信任这些评级过高的债券市场的守护者?

在过去的危机中——最近一次是在安然(Enron)破产之后——评级机构也因认可问题债券及发行方而受到批评。它们在住房市场泡沫中的失败要大得多。然而,尽管有股东对这些机构提起诉讼,而且也有一些政治热度,但几乎没有迹象表明,它们的半官方地位(或者业务模式)将会发生根本改变。仍卡在国会山的金融改革法案将其它优先事项(如衍生品监管)置于评级机构之上。

您已阅读26%(477字),剩余74%(136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