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从创造就业转向提高生产率

日本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关志雄:一旦从必须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这一制约中解放出来,中国将从劳动集约型产业“毕业”,以向附加值更高的领域转移资源的形式,加速产业升级。

 应该优先扩大就业还是提高生产率?

在中国,迄今由于农村地区有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因此对于政府来说,创造就业成为最重要的政策课题。然而,随着接近经济发展的充分就业阶段,劳动力供给渐渐开始制约经济增长。要继续维持高速增长,必须把政策的重点从创造就业向提高生产率转移。这与中国政府要实现的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的方针也是一致的。

从1991年至2008年,中国的GDP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3%。与此相比,就业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0%(参见表1)。其中增长率高达12.5%的第二产业(工业)的就业年增长率也只有2.4%。在中国,很多经济学家把高经济增长率与低就业增长共存的现状称为无就业增长,视为严重的问题。政府也为了保证就业,长期优先发展劳动集约型产业。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就业年均增长率只有1.0%,GDP却增长了10.3%,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达到9.3%,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无就业增长&也可以看作是不依靠增加劳动力投入的增长(=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您已阅读26%(442字),剩余74%(128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