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眼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年感言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加藤嘉一:攻击别国体制的时代已经过去。世界已经告别“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而更倾向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参与”的思维方式。

新中国正面临着建国六十周年的欢乐。媒体上、大街上、小巷上,到处都是庆祝“人民共和国”诞生六十年的口号和标语。中国共产党、政府、媒体以及老百姓前所未有心连心、手牵手,正在弘扬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不过,这个欢乐和庆祝中的体制实际上很难接受不同的声音、负面的报道和批判的言论。国人都接受着这个无人能控制的现有局面。

我不是合格的历史见证者。首先我是外国人,外国人过多评论他国国情不合适。其次我只在中国呆了六年,主要在北京。虽然我把人生的四分之一时间与北京分享,但它也只不过是新中国历史的十分之一而已。我只是看到了一部分,听到了一部分,想到了一部分。不过,能够在中国正变革中的此刻在北京,感受其第六十个国庆,由衷感到满足和充实。

六十周年来临之前,谈谈三点感言:

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年,尤其“后三十年”体现着中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它是极为正确的选择。邓小平的贡献实在太大,但光表扬小平同志是错误的。历史永远是一脉相承。没有“前三十年”,自然没有“后三十年”。对于毛泽东与邓小平两位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第二领袖,其历史评价截然不同。中国人已经谨慎地总结了毛泽东取得的成就和留下的错误。不管是成就还是错误,甚至两者比例到底多少,都对邓小平的“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新中国在“后三十年”主要面临的是“引进来”,本着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沿海地区设立了经济特区,向外资开放,并与国内企业区别开来,对外企采取了优惠措施。中国也引进了大量的资金、人才、技术以及知识性产品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外汇储备和无处不在的西洋著作的中文版等是明证。

您已阅读23%(671字),剩余77%(229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