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

假如凯恩斯还活着

英国华威大学荣誉教授斯基德尔斯基:当前围绕财政刺激效果的全球论战,几乎是“大萧条”时期凯恩斯与英国财政部论战的重演。经济学论战不存在彻底的胜者。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经济学。

历史上充斥着著名的学术论战。在自然科学领域,结果通常是一方取得决定性胜利,优秀的科学取代愚昧的科学。如今,没有几个天文学家信奉托勒密的地心说,也不会有人相信燃素说。但在社会科学领域,情况就不同了:著名的论战比比皆是,但不存在决定性的胜利。实际上,这是社会科学的特征之一:这一领域的论战往往旷日持久,暂时失败的一方会重新集结力量,发起新的攻势。

经济学不是一门自然科学,一个明显的例证是,经济学史上不时发生毫无结果的论战。一百年前,古典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它“证明”,自由市场会自动自我调整到充分就业状态。市场会持续地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即使一时受到外部冲击而发生偏离,也会迅速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唯一能够破坏市场“无形之手”运转的,只有政府干预这只“有形之手”。

后来,随着1929-32年“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的到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登上了历史舞台。凯恩斯“证明”,市场不具备自动实现充分就业的倾向。“无形之手”的失败,为政府实施旨在维持充分就业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您已阅读23%(466字),剩余77%(155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