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的自我逻辑

专栏作家薛兆丰: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扔在路边,若没有风,也不地震,物理学便预测这张人民币会一直呆在那里,可经济学却预测它会迅速消失。您说哪门学问更有预见力?

经济学比物理学更准确。一张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扔在有人走过的路边上,若没有风,也不地震,物理学便预测这张人民币会一直呆在那里,可经济学却预测它会迅速消失。朋友,您说哪一门学问更有预见力?

您不妨一笑置之,但这不只是个“脑筋急转弯”问题,其经济涵义不容轻视。那张势必在人群中迅速消失的钞票,说明任何有价值的资产,其产权都不会处于真空。换句话说,有价值的资产,它只要不被这个人操控,就必定会被另一个人操控。“无人”操控的资产不存在,而名义上“人人”都有权操控的资产也不存在。

有人指着一项资产说:“这是公有的,人人有份。”我听是听到了,但受过训练的耳朵,听成的却是:“这名义上是公有,但实际上只是某些人暂时拥有。”为什么?因为公有的资产,所有者的数目成千上万,所有者的位置遍布城市乡村,所有者的身份可能是文豪也可能是白丁,他们不可能全在操控这项资产。实际操控这项资产的,只能是个别人。

您已阅读28%(388字),剩余72%(97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