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

刘志强:跨国公司如何平衡全球战略与本土化?

跨国营销专家刘志强表示,中国出海企业首先要做到“强”,拥有足够核心竞争力,而不是简单地依靠“低价”或“性价比”优势去迎合市场需求。

刘志强,毕业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大连理工大学,作为资深跨国营销专家和企业品牌策略顾问,他拥有26年的跨国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经验,并曾担任“NetApp”亚太区首席市场官(CMO)、EMC大中华区渠道市场总监,同时在“IBM STG”中国区负责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市场管理,深入参与核心业务与企业战略规划等工作。目前,已创立“帆海策略公司”,并担任“苏秦智库”专家,专注于提供企业出海营销咨询、品牌管理与优化、跨国营销战略分析与管理的工作坊以及定制化的CMO教练等专业培训和顾问服务。

以下是采访实录:

问:作为跨国公司高管,你拥有丰富的海外市场与营销经历,你认为跨国公司如何平衡“全球战略”与“本土化”这两方面关系?

刘志强:跨国企业经常强调的一句话是“Global Consistency, Local Relevance.” 意思是“全球一致性,本地相关性”,而这一点是每一家跨国公司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跨国公司管理者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平衡全球战略与本土化需求,这往往导致他们在沟通中遭遇各种争执和冲突。然而,我认为在一个健全的企业文化中,这类冲突和争吵实际上是企业成长和运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观察到,近一半的冲突和争吵是由于双方立场和位置不同引起的。职位决定了视角,环境塑造了认知,这在跨国经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我个人的经历为例,当我负责“NetApp”大中华区市场部门时,我会尽力争取更多的预算,以满足本地业务增长的需求。在与亚太区相关部门进行预算协商时,我会坚持自己的立场,力求最大化地满足我们的目标。然而,当我转任为公司的亚太区CMO时,我需要从战略的角度考虑优先级目标,同时平衡四个大区、十多个目标市场的需求,协调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以实现更高层次的战略目标。许多研究者将战略视为公司至高无上的目标,但在跨国经营环境中,战略是有层次的,目标市场的战略必须服从整个公司的战略,但为了生存和开拓,目标市场的经营者经常制定所谓的“地方战略”。这是跨国营销管理者需要特别关注的议题。

您已阅读23%(845字),剩余77%(282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