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沃尔夫:中等收入国家最失败的地方不是资本积累得太少,而是在利用资本方面极其糟糕。

“全球四分之三的人——以及近三分之二的极端贫困人口——居住在中等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占到世界经济总产值的40%——以及全球碳排放量的近三分之二。简而言之,终结极端贫困、使更多人过上富足生活并享受宜居环境的全球努力是成是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国家。”这是世界银行(World Bank)首席经济学家英德米特•吉尔(Indermit Gill)在《2024年世界发展报告》(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24)中说的一番话,今年报告的副标题是“中等收入陷阱”(The Middle-Income Trap)。这个概念是指经济体往往会“卡”在迈向高收入——像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还有其他很多个国家的那种收入水平——的道路上,裹足不前。

真的存在这样的陷阱吗?202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篇工作论文持怀疑态度——由帕特里克•伊曼(Patrick Imam)和乔纳森•坦普尔(Jonathan Temple)撰写的《在门槛前:中等收入陷阱的相关性上升》(At the Threshold: The Increasing Relevance of the Middle-Income Trap)提出:“更仔细地观察单个国家的变迁……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存在明显的中等收入陷阱,与之相对的是,流动性受限是更为普遍存在的。”2021年由戴夫•帕特尔(Dev Patel)、贾斯廷•桑德弗尔(Justin Sandefur)和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Arvind Subramanian)撰写的一篇论文《无条件收敛的新时代》(The New Era of Unconditional Convergence)得出了更直白的结论:“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争论似乎不符合时代潮流: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等收入国家一直展示出比其他所有国家都更高的增长率”。

您已阅读33%(792字),剩余67%(157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