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华人

为何英国公共事务中极少看到华人身影?

何越:个体公民参加公共与政治事务,是英国公民社会的常态。但大多数大陆华人移民仍习惯性地被动等待政策出台。

本周一,在参加英国记者工会西南部分区月中例会时,分区主席保罗•布里登(Paul Breeden)问我:“我一直好奇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极少在公共事务里见到华人的身影?”

这样的问题,在伦敦也许不太成立。可是我们这里是英格兰西南部,绝大多数是本地白人,外来移民非常少;而在全英范围内,此问题亦是成立的。

直白的答案是:个体公民参加公共与政治事务,是英国公民社会的常态。但很多中国大陆移民不但没有受过公民社会的教育,相反,只习惯于服从上级命令。

在长达2000多年的帝王时代,借用英国华裔作家欣然的观点:“国民自古无信仰根基,认定‘帝王为天’,是非以帝王为标准……恐惧‘暗无天日’以及‘群雁无首’是百姓“从众/趋众”的缘由……而历届帝王都深知此道……并以此画地为牢……”这种担心‘群雁无首’的政治心态,亦被1949年以后的共产党治下的中国延用。

故此,大陆移民从未学习过“如何以个人能力推动保护自己个人利益的政策的路径”。而这个路径,是英国光荣革命以后近500年民主运动的结晶,英国人一出生,就被熏陶着。

故此,尽管移民英国,但大多数移民仍习惯性地被动等待政策出台。但英国政府主动关心并制定的政策,是为主要选民群体服务的,比如退休人群、教师、家长等。华人群体那么小,又几乎不发声,英国政府和媒体无法意识到这个群体的存在,当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帮助,更不要说出台为华人服务的政策了。如果认为“华人社群里那些人人都知道的麻烦和问题,英国政府一定知道”,这样的逻辑是天方夜谭。

您已阅读24%(625字),剩余76%(198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