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随笔

9月开启了孩子们的新学期,也开启了成年人的紧迫感

郑静:暑假清零,夏日的倦怠和松弛也即将清零,下半年的起点并不在六月末,而是逃无可逃的九月。

不管再怎么依依不舍,暑假终究是结束了。有孩子的人家,闹钟又重新调整到了开学模式,心不甘情不愿跟着学校课表循环一家的作息。陪伴孩子成长,如同将自己的童年再复盘一遍。至今依稀记得,儿时的我,一年中最惆怅的日子不是考试,而是八月第一天。因为从那天起,就进入暑假倒计时,快乐也开始每一天递减,一直到月底,后面就是又一年的等待。

暑假清零,夏日清零,同时快乐也清零。9月开启的不仅是孩子们的新学期,更是开启了成年人无法回避的半年紧迫。下半年的起点从来不在六月末,而是逃无可逃的九月。

日子过了处暑,慢吞吞地即将走到白露,可气温仍然停留在三伏天的感觉里。按江南的习惯,立秋后的这种暑气,称作秋老虎,它厉害而且持久,让人望而生畏。今年的这秋老虎尤其凶猛,和三伏天无缝链接。持续的高温天,天天刷新记录。炎热的气温,似乎将夏天封存起来,久久不能结束。

上海人对于立秋“咬秋”、“贴秋膘”这种习俗向来不太追崇,这么热的天气里,吃不下什么大荤腥,暑气未退,胃口也没有打开。盐汽水、绿豆汤、冷面冷馄饨,还有一切皆可糟卤的味道,继续让人沉迷着。这么多年,这些味道一直体贴着江南人的脾胃,成为夏天最深刻的记忆。在那些没有空调的日子里,餐桌上这些清凉,可以难得让人感觉舒适松快一下,吃得下、吃得好,才能有力气抵抗暑气,也才能有精力体味夏天的快乐。

1990年,荷兰摄影师罗伯特•凡德•休斯特(Robert van der Hilst)来到上海,受时尚杂志的邀请拍下一系列照片。那一年他50岁,当时东方明珠还没动工,浦东依旧是被上海人嫌弃的地方。他的镜头记录了上海的大街小巷,今天回看,那些画面真实而又陌生。在照片里的夏天,有穿着红白衣衫的上海女性在外滩拍照,她还特意搭配了双红色皮鞋。那时候拍照还是件很隆重的事情,外滩有很多摄影摊位,付费拍照,拍完后领张收据,等个两三天再去取照片。有了等待,照片也变得更珍贵些,它记录下的不仅是外滩的风景,还有那天的蓝天白云,和那一天特有的心情。

您已阅读21%(821字),剩余79%(306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