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访谈

对话刘晓都:在边缘生长出质感

这位深圳坪山美术馆的馆长表示,以跨界身份在边缘地带运营一家艺术机构,也是一次体验独特的“格物”与“为人”经历。

若是谈起建筑,刘晓都似乎可以绵绵不绝地讲下去。

从早年在清华和海外的求学经历;到勒•柯布西耶、雷姆•库哈斯的建筑语言以及战略眼光;再到过去的近30年间,他和建筑事务所的合伙人在深圳所亲历的城市奇迹和地产沉浮……在刘晓都的言谈里不难感受到,建筑不仅是串联他过往人生的事业主题,也在塑造着他评判事物、理解世界和看待命运的价值体系。

而在建筑领域的履历,又促成了他当下角色的独特性。五年前,经过9个多月的公开遴选,作为建筑师的刘晓都以“跨界”身份出任了深圳坪山美术馆的馆长一职。如今,他已经在这个岗位上走过了接近两届任期。

坪山地处深圳的东北边缘,距离市中心需要一小时以上的车程,是一个以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产业为特色的工业新城。以这样的基本面去发展一个立足现当代艺术的区级美术馆,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也因为如此,在外界眼中,无论是这家艺术机构还是主持运营它的负责人,自创办之初就一直带着鲜明的实验气质。

回顾五年多的馆长生涯,刘晓都表示,如今他仍然不能算是艺术的“圈内人”。面对一个建筑,他立刻就能做出判断:建筑的风格是什么,水准高不高,并且会“满眼都是细节”、“满眼都是毛病”。但是对于艺术,他“需要梳理和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然而,以局外人的视角不断与艺术发生碰撞,不仅塑造了一家艺术机构在边缘生长的样本,也促成了一次“格物”与“致知”的独特个人经历。

刘晓都说,建筑师的从业背景让他相信专业主义。在馆长的任期里,他和团队也一直在竭力以专业主义塑造着坪山美术馆的知识生产和精神资源。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得以前所未有地接触到了众多的艺术工作者,走近了他们真实的创作生活。

在刘晓都看来,在这些艺术家所组成的群像中,有一种冷暖自知的“生命感”,这种由艺术生发出来的经验,幽微而带着异彩,映照着众生喧哗的世界中那些看似严丝合缝的方法论和价值观。

而这种认知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刘晓都自己,包括他如何确认一家艺术机构的使命和职责,如何理解在地艺术生态的存在理由与信念来源。与此同时,艺术也让他有了更多的视角,可以去重新观看已经扎根奋斗多年的深圳;以及作为建筑师,他曾经的那些笃信和困惑。

深圳坪山美术馆外景

以下自述根据访谈整理,发布前经受访者审校。

1.跨界

“跨界做美术馆馆长,最初也是希望能受到艺术启发,回应在建筑领域遇到的困惑”

请一位建筑师背景的人去做美术馆的馆长,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作为建筑师,我们这代人赶上了过去20年中国发展的最好时光,能有机会完成大量的作品。但其实我也会慢慢感觉到自己在创造力方面的瓶颈:有时候想法很好,但是具体做起来,涉及到造型、空间的部分总会陷入反复,设计和十年前没有什么区别,做不出来自己满意的东西,心里也会很焦虑。

做建筑本身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建筑师所有的规划和布局,最终都要体现在每个细节里。但在这个过程中总有无数的遗憾:在这里改一下,那里被掣肘一下,到最后的作品就会面目全非。虽然流程一直在推进,但在每一个环节,品质都会“降个级”,等到完成以后,有时甚至都没法看了。

您已阅读20%(1240字),剩余80%(485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