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

青山控股应为即将到来的中美矿业冲突做准备

王英良:美国牵头组建“可持续关键矿产联盟”,可能在较短期内带来对中国业已在全球形成的矿业优势的压力。

矿产是工业经济的重要原料。目前,中美竞争无论是芯片还是电池产业均突显了自然资源在其中的分量。此前,美国专注于塑造本土科创优势,在诸多高精尖科技上保持对中国的领先地位,而中国塑造的电池产业链在疫情后横空出世,并迅速地赋能传统工业实现动能革新,助推产业升级的效应极为明显,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富有竞争力的电池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由于涉低碳环保及现实的经济利益,电池及其所需矿业成为了中美竞争的新焦点。

近30年左右,美国在全球矿业中的地位进一步走弱,而为对冲中国优势,美国采取的手段包括推动国内立法与组建排华矿业联盟等。2022年末,美国联合其他盟友成立了一个矿业联盟,出发点是围绕欧美的商业伦理、法律和生产标准为组合推动对中国企业的排他性联合。据彭博社此前报道,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长威尔金森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会议上宣布,以美国为主的七国宣布结成联盟,对生产和购买“关键矿产材料”制定更高的环境和劳工标准。该“可持续关键矿产联盟”由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和英国组成,并计划未来对生产采购锂、钴和镍等矿产资源实施同样的标准。

美国这一举措可能在较短期内带来对中国业已在全球形成的矿业优势的压力。在这里,“关键矿物”指多数高科技产业所需的约30种金属和矿物,它们对电动车使用的可充电电池、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中的储能部件等可再生能源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世界银行在2020年预测,到2050年,全球对锂、铜、镍、石墨、稀土元素等关键矿物的需求将增长500%。而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具有明显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在精炼、加工和制造产业链方面。但在系列矿产的安全生产,劳工权益以及工作时长、员工自由度议题上,中国包括国央企以及民企均受到特定媒体以及非政府组织的诟病,比如,长期关注中在全球矿业开采的专业网站“Business&Human rights resource center”明显偏向指责中国在矿业开采中存在企业责任、人权、环境可持续、矿难频发等问题以及企业治理不足,目标或明或暗突显中国企业是一种“行为他者”和“身份他者”。

您已阅读22%(882字),剩余78%(304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