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鲍威尔的美股隐喻(下)

陈稻田:经济增长稳健,通胀仍将下行,美联储降息的期待将不断复活;在这个大的背景下,美股总体仍然处在积极的环境中。

《鲍威尔的美股隐喻(上)》

走出巴菲特:美股估值风险的考量

美股连续两年的大涨,这让人很难对估值泡沫的担忧置之度外。 我曾经对股票估值花了不少时间进行研究,巴菲特说要投资于有宽广“护城河”的企业,这体现为高的资本回报率,而这是能提高公司估值的。不过我逐渐感到巴菲特方法有个重要不足:假设护城河有所收窄(但是仍然很宽),这种情况怎么应对。希望发现一个“好公司”,长期持有10年甚至20年,大概率是有问题的,原因在于企业的“护城河”很大可能会发生变化(正如人的生老病死),巴菲特本人似乎对此语焉不详。对大多数人,发现、感知、评估这个变化要比看到宽广的护城河难得多。如果把眼光放大到一个行业,其发展前景则要容易分析的多;更进一步如果把分析对象放大到一国经济,其护城河则体现在国家治理结构等方面,那就更容易判断了。巴菲特的搭档芒格说,既然有更容易的题目去做,为什么要去做难题呢?这真是精明之见!

纳斯达克指数当前的PE是31倍,过去5年的中位数是26倍;标普500的PE是23.5,和过去5年的中位数接近。 科技股的市盈率相比历史水平高出不少,人们担心估值过高的风险。 但是考虑人工智能的潜力,当前科技股估值是否过高难以有清晰的答案。 这时候信念可能会起很大作用,在悲观的和乐观之间,我属于偏乐观的。 另外一个说服自己不要过度恐惧高估值的理由是,宏观策略专注关注影响股市的宏观因素,而同时需要信任微观市场对股票的估值是合理的(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

著名的女演员斯特里普(Streep)在年轻的时候出演了名为“走出非洲”的电影,影片中她因为追逐虚荣的贵族头衔而与一个小贵族结婚,但她太年轻冲动,显然是犯了价值投资者容易犯的错误:当时的贵族头衔尽管仍然价值不菲,但是不利的趋势性变化正在潜滋暗长。婚后这对贵族夫妇到东非肯尼亚创业(乘坐火车那一段尤为精彩),历经很多意外的艰辛波折,但她逐渐领悟了更通透的人生道理,并因此展开了真实的生活。

斯特里普最终走出了非洲,我也最终走出了巴菲特!

您已阅读20%(832字),剩余80%(325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