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三十而立,中国互联网的两个挑战

刘远举:在当下舆论中有一种误导,那就是把互联网视为与实体经济对立的虚拟经济,认为互联网伤害了实体经济。

4月20日,是中国互联网的30周岁生日。30年前,1994年4月20日,随着国际专线的开通,中国实现了与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中国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

截至2023年12月,中国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1.36亿个,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新增网民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三十而立,中国互联网本身,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联网。

在这30年间,中国互联网,在改革开放中汲取力量,获得了爆发式的发展。

一大批知名互联网企业兴起,形成规模庞大的互联网经济。2023年,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7483亿元,同比增长6.8%;网上零售额达15.42万亿元,同比增长11%,连续11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中国互联网从改革中汲取力量,也反过来助推改革开放,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

在一大批互联网企业的带动下,电商、外卖、快递、短视频、社交媒体、电子政务、网约车、货运、柔性制造、人工智能、工业3.0、电子支付,各种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兴起。在当下,中国人已经不能想象没有互联网的生活。一定程度上,互联网,成为中国经济的枢纽型环节,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您已阅读21%(558字),剩余79%(214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