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哈马斯冲突

解决巴以冲突和自由派纷争的钥匙

张千帆:对人格的平等尊重不仅是自由派之间相互承认的社会契约之基础,也是巴以和平的基础。

今年七月,我发表了一篇评论“让宽容成为自由爱好者的习惯”。近年来,因为不宽容,中国自由派越来越分裂。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自由派分裂出“挺川派”和“反川派”;我并非简单反川,却被“保守派”归为“左翼”。今年最高法院对纠偏行动(affirmative action)的判决又引发激烈争议,分裂出正反两派。我发表了几句折衷的评论,就受到左派言辞攻击并被归为“右翼”。

最近,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恐怖袭击。类似的袭击以及以色列的报复行动已成为巴以冲突不断重复的旋律,只是这一次规模更大。我发表了两年多前针对类似行动的一篇评论,基调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大意是巴以冲突七十年延绵不断,双方都有责任。不料这句话在微信朋友圈发表后,即受到右派们猛烈抨击。幸好我不在那些群里,免去了许多无谓的争执。

不论左还是右,抨击者一般都真诚地认为自己的立场代表绝对真理,攻击对方“不道德”或丧失人性底线,但他们对于事实的了解及对方观点的解读却往往是简单片面的。我想自由派当中几乎不会有人支持哈马斯的恐怖袭击,只是未必公开谴责哈马斯。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以色列右翼的强硬政策要对“哈马斯现象”的兴起承担部分责任;也可能是因为这类口头谴责没什么实际意义,不如寻找巴以困境的深层原因,只有这样才可能解决实质问题。然而,这种态度就可能被抨击者解读为“不分是非”甚至“没有人性”。

我想,成年人是没有必要喊三遍“消灭哈马斯,胜利属于以色列!”才能开始讨论正题的。尤其是知识人的首要使命并非表达道德义愤,而是要弄清是非曲折,还原事件发生的真实原因。重申一下自由派在巴以问题上应当采取的立场: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土地的蚕食鲸吞是产生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激进组织的一个(未必是唯一)重要原因,但“原因”(cause)不是“理由”(justification),任何行为都不能为针对平民的恐怖主义袭击辩解;另一方面,虽然打击恐怖主义显然正当,但不能殃及对方的无辜平民。

您已阅读24%(807字),剩余76%(262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