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是否真积极?

贾铭:考虑到当前地方政府财政状况,以及传统的经济拉动手段逐渐低效,与其继续提高赤字走老路,更为关键的是加快制度改革,提高政策效率。

中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低于5%,期待已久的复苏不及预期。

在有效需求不足和低利率的宏观经济大背景下,货币政策受有效下限约束,市场期待财政政策能够加大刺激力度。但有观点认为,当前财政支出增速不及预期,财政政策不够积极,实际上没有进行逆周期调节。

那么,当前财政支出强度有多大?到底有没有进行逆周期调节?以及,未来的政策空间还有多少?

1.三种赤字率口径

通常认为,赤字率是衡量财政发力情况的重要指标。

中国执行较为严厉的财政纪律,参照国际水平,将3%设定为警戒线。除2020年和2021年因应对疫情冲击等特殊原因而短暂突破(分别为3.7%和3.2%)外,官方口径的赤字率从未突破3%。2010-2019年期间,中国的赤字率平均为2.39%。2022年,赤字率为2.8%。2023年,拟按3%左右安排。

有观点认为,赤字率应该上调。

理由至少有两点。第一,3%最早只是1993年11月生效的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参考值,既没有经过严谨的实证检验也无坚实的理论依据,即使对欧盟各国也没有强制约束力,常被突破;第二,虽然赤字率是衡量债务风险的指标,但赤字率不等价于债务风险,如果赤字规模扩大能带来更高的产出和收入,债务规模扩大并不必然带来债务率的提高。

我们完全同意,赤字率不能简单等同于债务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各国计算财政赤字的口径不同,有时候赤字率也不能很好的衡量财政支出强度。中国虽然将3%设为警戒值,但按不同口径计算出的赤字率有较大差异,3%的名义赤字率经常被突破。

口径一:收支口径的实际赤字率

教科书中的赤字率,即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差额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中国的预算体系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账。由于《预算法》规定,后三本账要遵循收支平衡或者以收定支的原则,不列赤字。所以,将教科书的概念对应到中国,很多人通常理解的财政赤字是指一个财政年度内,一般公共预算账户的收支差额。而赤字率则是收支差额与GDP的比重。

口径二:官方口径的预算赤字率

但官方的财政预算赤字实际上并不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相减的结果,还要综合考虑使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动用结转结余资金等因素。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中国的财政赤字计算公式为:

财政预算赤字=(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其他预算资金+动用结转结余资金)-(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结转下年支出的资金),官方的预算赤字率即预算赤字/GDP。

口径三:权责口径的广义赤字率

按照《预算法》规定,专项债属于政府性基金预算,不纳入赤字。这是因为,专项债发行原则上要求项目自身的收益要可以还本付息。但实际上,由于大多数项目支持的仍是收益率很低甚至没有收益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建设,当前的专项债的付息还是靠项目所在地的财政资金或平台公司的信贷资金。如果按照资金用途和权责承担来看,专项债如果出现偿还问题也需要地方政府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兜底,所以也应该纳入财政赤字,纳入专项债的赤字率为广义赤字率。

此外,地方政府在预算外的举债融资,也应该被计入广义上的赤字。但预算外的举债融资,很难被追溯和准确统计,所以无法计算。

以2022年为例,按官方口径、收支口径、权责口径计算的官方赤字率、实际赤字率、广义赤字率分别为2.8%、4.7%、7.7%。

具体算法如下:

2022年当年的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0.37万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6.06万亿,实际收支差额为5.69万亿。所以,按照当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差额来算,2022年按收支口径的实际赤字率为5.69万亿/121万亿=4.7%。

但是,2022年年初,预算报告中披露的财政赤字为“按照3.37万亿元安排”、赤字率为“按2.8%左右安排”。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发布的财政赤字仍为3.37万亿元,名义GDP为121万亿元,所以可以计算官方口径的预算赤字率(赤字/GDP)为接近2.8%,符合年初的预算安排。

那么,5.69万亿和3.37万亿两者间的差额2.33万亿怎么补的呢?

即上文提到的,通过调入历史结转结余资金、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补足。其中,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2.45万亿元,还有部分调出资金。

如果2022年将3.65万亿专项债纳入赤字,权责口径的广义赤字率则高达7.7%。

您已阅读20%(1829字),剩余80%(728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