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大视野

中国与西方私募股权基金是否走得过近?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大举投资了西方收购集团,藉此向西方经济投入大量资金,间接入股医疗、科技和工业等领域的企业,这开始引起关注。

IVC Evidensia在瑞典的一家兽医诊所,韦能能源(Vena Energy)在台湾的一个太阳能项目,加拿大冰球比赛中加达国际(GardaWorld)的安保人员,这三者看上去可能没有太多共同之处。

但支撑这三家公司的部分资金来自同一个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

根据知情人士的说法以及对监管文件的分析,私募股权公司殷拓集团(EQT)、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GIP)和BC Partners——上述三家公司各自的直接所有者——只是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IC,简称:中投公司)等中国政府背景的投资者投入重金的数十家西方收购集团中的三家。

这些通常通过离岸投资工具建立起来的关系,使中国国有基金能够向西方经济体配置数千亿美元资金,间接入股医疗卫生、科技和工业等各个领域的企业——尽管西方监管机构和政界人士正采取行动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

在所谓另类投资领域,中投公司和中国外管局属于全球最大投资者之列。另类投资是一个总称,指的是以私募股权为主的一类非流动投资。

根据数据提供商兼咨询公司Global SWF的数据,在这两家机构分别为1.35万亿美元和1万亿美元的资产中,约有四分之一投资于另类资产。此外,香港事实上的央行——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投资了约62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和房地产。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香港金管局还持有欧洲最大收购公司之一CVC资本(CVC Capital Partners)的股份,并投资了CVC资本的基金。

这些针对私募股权基金的间接投资一直在增加,原因是西方政府和监管机构在采取措施阻止这些中国国有基金直接投资于西方的企业和基础设施。

私募股权行业的增长也有助于上述投资。过去30年,私募股权行业已从金融服务业的一个小众业务,发展成为近13万亿美元的资产类别。该行业的快速增长已使其成为全球资本流动的重要渠道,黑石(Blackstone)、KKR和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等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替主权财富基金、捐赠基金、超级富豪和国家养老金计划等投资者管理和投资它们的资金。

私募股权行业高管坚称,来自中国国有实体的资金进入他们的基金不会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因为这些基金的结构通常不会赋予这些投资者董事会席位或投票权。事实上,一些人认为这是一种无风险的方式,既能吸引中国资本,又不会放弃在企业中的任何实际影响力。

然而,私募股权行业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密切关系,与西方国家正在转变的政治情绪越来越相悖。对于中国在西方战略性行业扩大影响力的可能性,西方国家政府已经比以往警惕得多。

您已阅读21%(1106字),剩余79%(410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