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的“温差”?

沈建光:相比持续好转的宏观数据,微观感受却并未出现明显改善。为何会出现微观宏观感受背离?如何能够减少“温差”?

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了4.5%的超预期增长,特别是3月经济数据同比增速普遍走高。但相比持续好转的宏观数据,微观感受却并未出现明显改善,不同维度对经济复苏的体感出现“温差”。为何会出现这一情况?如何能够减少“温差”?

在笔者看来,一方面,年初以来经济数据同比反弹主要受基数效应和疫后重启效应等短期因素影响,突出表现在服务业持续复苏,接触性服务消费表现亮眼;另一方面,经济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4月制造业景气度重新降至收缩区间、企业盈利状况不佳,出口、消费复苏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内生动力依然不足。

展望二季度,低基数影响下经济指标同比将大幅走高,GDP增速很可能突破7%甚至8%,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的“温差”可能继续存在。需警惕低基数对经济指标的扭曲和夸大,并结合环比等指标客观判断经济真实走势。政策方面,财政政策特别是中央财政还有进一步发力空间。比如,向中低收入群体发放现金补贴或消费券、降低企业负担如社保和公积金费率等,尽快拉动需求回归正轨。

基数效应叠加疫后重启效应

年初以来,消费、服务业增加值、出口等指标同比增速快速反弹,指向经济复苏进程似乎非常顺畅。但实际并非如此,基数效应、疫后重启效应等短期因素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去年同期低基数推动经济指标同比上行。2022年3月,受新冠疫情扩散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为例,2022年1-2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6.7%,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增速分别为6.5%和8.9%;伴随疫情冲击,2022年3月社零同比增速大幅降至-3.5%,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增速分别跌至-2.1%和-16.4%。受此影响,今年3月社零增速从1-2月的3.5%大幅上扬至10.6%。

您已阅读22%(719字),剩余78%(2479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