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

人民币互换协议:如何助推贸易结算本币化

夏乐:国际货币体系或处在巨变前夜,改革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人民币国际化深化过程中,互换协议在促进本币贸易结算之外,如何有更多建树?

美元霸权正在给刚刚摆脱新冠疫情的世界带来越来越多的不安。众多发展中国家意识到,正是全球金融体系过分依赖美元的现实,直接导致美国对金融制裁的滥用,同时美国金融风险具有巨大的外溢效应,经常令无辜的其他经济体承受美国政策决策失误带来的沉重损失。今年到访中国的两位外国领导人都明确提及对美元霸权的担忧: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提出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倡导本币结算区域内贸易;而巴西总统卢拉则表示金砖国家应当优先使用本币结算相互间的贸易,不应再依赖于美元。

这两位国际领袖的建议与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家总体战略不谋而合。特别是当前中美之间国家竞争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推动人民币早日成为国际货币也已经成为中国决策层、商界乃至学界的普遍共识。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无论是推动本币贸易结算还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都离不开相关的制度性安排。在此方面,笔者最为看重中国人民银行与多个海外央行签订的一系列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下称人民币互换协议),因为它们将会成为推动贸易结算本币化的重要制度性安排。

人民币央行货币互换全球网络已经形成

自2008年12月与韩国央行签署第一个人民币互换协议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在过去的15年间累积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签订类似协议。这些人民币互换协议通常期限是三年,期满后需要双方续签。目前这些人民币互换协议的总金额超过4万亿人民币,其中仍在生效的规模也超过3.8万亿人民币。

这些人民币互换协议实质上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货币互换网络,有人将其称为人民币“朋友圈”。目前来看这个“朋友圈”中的成员非常具有影响力,既覆盖像欧央行、英格兰银行、日本央行等发达国家央行,也包括众多发展中国家。在G20国家中,目前仅美国、印度和墨西哥尚未与中国签订人民币互换协议,其他均是中国”朋友圈“内的伙伴央行。

您已阅读25%(768字),剩余75%(233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