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

2023年新兴市场货币危机评估:谁将是脆弱的那一环?

程实、张弘顼:2023年考虑到全球货币财政紧缩条件延续以及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加剧,部分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仍将持续面临风险挑战。

2022年以来,伴随美联储开启激进加息周期,美债和美元走势凌厉,新兴市场遭受日益严峻的外溢性冲击。个别经常账户持续逆差、本币汇率高估、国内资产价格虚高的经济体,如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黎巴嫩、缅甸等国家已陆续进入债务危机或货币危机的异常状态。

2023年,尽管美国及全球主要央行的加息节奏有望放缓,新兴市场债务困境、资本外流、外汇枯竭等问题或出现阶段性缓和,但考虑到全球货币财政紧缩条件延续以及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加剧,部分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仍将持续面临可能的风险挑战。

我们对当前全球主要新兴经济体内外债状况进行了数据评估,结果显示,阿根廷、土耳其、智利、乌克兰、巴基斯坦、埃及、马来西亚、南非、哥伦比亚以及印度尼西亚十个新兴市场金融脆弱性仍高,尤其是阿根廷、土耳其和智利三国,很可能成为未来最脆弱的那一环。

新兴市场中的外债压力普遍抬升

外债压力一般分为总体外债规模和外债的偿付能力。一方面,从外债规模占名义GDP(或GIN)的比重(该指标直接衡量一个经济体来自外部债务压力的高低)来看,截至22年2季度,新市场中智利、乌克兰、马来西亚、波兰、保加利亚、哥伦比亚、土耳其以及阿根廷的外债占GDP的比重均超过50%。其中,阿根廷、秘鲁、乌克兰、哥伦比亚在22年前三季度外债占GDP增长速度较21年显著扩张。

另一方面,从外债偿付能力来衡量新兴经济体的潜在货币风险主要基于三个方面:一是本国外储规模与外债比(外储覆盖率);二是经常账户赤字状况;三是发行外债“借新还旧”的空间。

首先,从外汇储备规模与外债比的情况来看,截至22年一季度,在新兴市场国家中,阿根廷和智利的外债规模是外储规模的6倍多,而乌克兰、土耳其、埃及的外债规模是外储规模的3.5倍以上。哥伦比亚、南非、墨西哥以及印度尼西亚的外债也已接近外储规模的3倍。从历史统计来看,当一国外债规模是外储规模的三倍以上,则该国家发生货币危机的潜在风险将显著抬升。更重要的,我们从1年及以下短期外债的偿付能力来看,尽管大多数新兴经济体的短期外债规模不到外储的50%,但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短期外债/外储规模近两年来已经超过或接近100%。其中阿根廷、土耳其的短期外债与外储之比高达110%,意味着仅依靠现有两国的外储余额,已经无法完全偿付短期外债。同时,截止2022年二季度,马来西亚、乌克兰、南非三国的短期外债比外储规模也超过了60%。

您已阅读27%(987字),剩余73%(260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