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如何在ESG方面与国际接轨

赵莹:在公益行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国内品牌多精于在扶贫济困和救急方面发力,而西方品牌却一直在深耕长远的环境问题。

回顾刚过去的2022年,Vogue Business发布了十张中国2022年时尚行业的咨询图表。其中一大趋势是在美妆行业,国内年轻消费者中,国货消费潮流继续领衔扩张。新消费美妆品牌依托强大的互联网平台、本土供应链网络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精准洞察,开始脱颖而出,消费者调查显示,国产彩妆可以完全替代国际品牌的比例达到13.92%,部分品类愿意尝试的高达58.23%。

我于是认真研究了包括来自我家乡杭州的花西子等国产彩妆品牌的品类和设计,在被精美的产品惊艳的同时,却也发现了另一个消费品牌的东西方巨大差异—在公益行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东方品牌多精于在扶贫济困和救急(例如疫情期间的武汉驰援)发力,而西方消费品品牌却一直在深耕长远的环境问题。也可能正因为此,国际ESG评级机构的榜单上,无论是MSCI还是S&P,权威机构对中国公司的评级都依然非常不尽如人意。

举例来说,快消品巨头联合利华2020年就宣布公司变革的一大举措是到 2025 年将原始塑料包装的使用量减少一半。作为早些时候启动的试点项目的一部分,2020年夏天,公司在越南测试了美容和护肤品牌销售时,采用二次销售罐装称斤售卖,而不是反复使用一次性瓶子,因为即使是可降解材料的塑料品,不重复使用依然会引起浪费,且由于当地消费者对性价比很敏感,所以试验非常成功 。在发达国家英国,公司则对现有销售的普通清洁喷雾,采取和惠普“按量补充墨盒”类似的填芯方式,为重复购买的消费者提供按时定量的补充内胆服务,在与希尔顿全球酒店连锁的多芬产品沐浴露等供应链也采取了同样的补给方式,而拒绝了以前的一次性洗浴产品供应。

您已阅读36%(675字),剩余64%(1196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