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报告

鹰鸽迷离:美联储的理智与情感

陈稻田:物价在上涨,说明需求和供给是不匹配的,加息可抑制需求,降低通胀压力。联储可以影响银行间利率,但影响企业家庭决策的是中长期利率。

美国经济的就业之谜

进入2022年,美国GDP在一季度和二季度已经连续两个季度环比负增长,进入技术性衰退, 3季度的GDP数据有所反弹,但是观察家们普遍认为反弹持续性不强。 早在7月的议息会议纪要就显示与会者都同意需求在明显放缓:地产和企业资本开支的放缓,家庭支出也在放缓。但是,与会者又都同意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对通胀形成持续的压力,这成了美联储最担心和最不确定的因素。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多次表态,劳动力市场的走软是紧缩政策是否见效的重要考量。

经济增长疲弱,但是就业却在增长,9月份新增了高达31万个就业,10月份略有降低也达到了26万,失业率处在40年来的低位,增长和就业的强烈反差,这确实成了一个迷。从美联储会议纪要看得出与会者也为此感到困扰。 本文作者在早几个月的时候有一个猜测,可能在高通胀期间,由于企业收入和整体物价在上涨,而工资增速相对较低,这导致劳动力要素成本相对降低,因此雇佣需求上升。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高通胀对企业的决策产生了困扰,尽管实际产出没有增加,但是收入却是快速上升的,收入的上升误导了企业(说到底企业最终是看名义货币收入和利润,他们本身并不关心实际产出),可能促使他们增加雇佣。 我最近阅

读凯恩斯通论的时候,发现他也提到了高通胀可能误导企业而促使他们增加雇佣,这真是个有趣的巧合。历史上,就业减少和衰退是比较同步的,但是有几次例外,在1973-75和1980年的衰退期间,就业在衰退初期是上升的,而这几个时期都经历了高通胀。这似乎为上述的猜测提供了依据。不过总体来说,上述猜测只是基于直觉,在经济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因为它违背了基本的经济理性。美联储近些年越来越强调基于数据的政策制定,直觉真的应该完全退出货币政策了吗?

联储谈话

无论如何,如果物价在上涨,说明需求和供给是不匹配的,加息可以抑制需求,从而降低通胀压力。联储的货币政策工具最主要的就是银行间利率,但影响企业和家庭决策的利率,是中长期利率,例如买房子要看30年房贷利率,企业投资要看五年或三年的利率,这些都不在联储控制之内,甚至连一个指导价都没有。 这是一个高度分权化和自由的金融体系,因此微调经济甚为不易。

您已阅读24%(899字),剩余76%(291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