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战争

俄乌战争对中国的冲击波

叶胜舟:中美关系不会好转,未来20年中国必然承受美国巨压,这是必须的考验、必要的代价。中国扛不住,就自认倒霉;扛得住,就柳暗花明。

截至6月9日,俄乌战争持续106天,对中国的冲击和利弊更为清晰。

政治中立:中方立场与各方反应

中方谨慎地保持中立,一方面维护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认同(实质委婉反对)俄罗斯用战争手段解决分歧;另一方面没有将俄的“特别军事行动”界定为“侵略”,强调俄正当的安全利益需获得美国和北约尊重。

这个立场最符合中国利益。肯定不能支持俄明显违背《联合国宪章》的行径,否则必定在国际上孤立,且为未来解决台湾问题留下重大后患;也不能冒失反俄,不会得到美国的任何奖赏和回报,美国始终视中国为价值观异类,收拾完俄之后,只会更从容地聚焦扼华。

如此平衡“走钢丝”不容易,所幸获得交战双方的理解。俄罗斯外交部对中国“平衡的立场”表示感谢,泽连斯基泽对“中国选择了一种远离、不卷入的政策感到满意”,欧盟、乌克兰甚至希望中方充当调停人。

当然,美国、北约对中国的中立表达不满,持续施压。3月5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王毅通电话时声称,“全世界都在关注哪些国家挺身而出,捍卫自由、自决和主权的基本原则。”4月14日,布林肯演讲时又说,站在对的一边、还是错的一边,站在国际体系的基本原则一边、还是混乱和冲突一边,“中国最终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4月5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指责中国“不愿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与俄罗斯一起“质疑了全球各国选择他们自己道路的权利”。4月13日,美国财长耶伦声称,“如果中国在当前的关键时刻不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它未来就不能期望国际社会尊重它对主权和领土完整提出的任何诉求。”

您已阅读20%(637字),剩余80%(254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订阅以继续探索完整内容,并享受更多专属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