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乌战争是俄罗斯对外关系的一个巨大转折点,这一转折表明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和平外交关系中断,武力与对峙成为俄欧关系的主题。发起对乌战争使普京政府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
战争一般会带来系统复杂效应。俄罗斯面对自冷战后最严峻的外交孤立和制裁。在防务上,北约对俄罗斯实施集体安全,力图压制俄罗斯进攻态势。依据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的传导机制,对乌战争不仅会因俄罗斯受到全面和不断升级的制裁而造成俄国内经济衰退,人口流失,也会导致俄罗斯长期奉行的“双头鹰”外交政策出现转变。
从1157年基辅罗斯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国成立到2014年3月21日普京签发命令决定在克里米亚半岛增设一个新的联邦管区——克里米亚联邦管区,俄罗斯的国土在征伐中不断扩张。俄罗斯对外关系中充满了武力征伐和战略投机,在其主动或被动挑起的战争中,因为拥有较广的国土纵深,往往能够借助自然伟力而形成消耗对手的契机,有着典型的“靠天吃饭”便利。纵观几百年的俄国外交史不难发现,俄罗斯走向外部世界的方法,一是如果时机可能,则实施疆域拓展战略,这集中反映在沙俄与苏联时期,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对乌克兰领土的蚕食,都充分表现了俄罗斯对土地的贪婪,以及对陆权扩张的痴迷;二是在与其他强国打交道时,努力编织合纵连横、同盟和互相制约的多极均势体系。这体现在俄罗斯在战前以及战争中对欧洲个别国家的一系列外交争取上。
历史上,俄罗斯能崛起为强国,一个重要原因是俄罗斯充分利用强国间矛盾分化对手,并借助强国间相互制衡的关系扭转对己不利的局面,或通过多元化手段突出自己的作用,防止大国权力博弈对俄罗斯国家利益造成伤害。在对乌克兰战争期间,普京政府力图利用供欧天然气、电力等作为“楔子”分化欧洲,然而在美国的强力介入下,这一招并没有奏效。在“楔子”失去作用后,俄罗斯的欧洲外交陷入全面被动。